首页

搜索 繁体

年代:开局退伍回家 第122章(5 / 5)

&esp;&esp;要是那边不同意,就顺便麻烦媒人再介绍一个就是了。想到两个儿子明年都能去上班,大叔罗文都大气的跟媒人说,要介绍成了,给他五斤粮食。

&esp;&esp;这让媒人高兴的不得了,既然罗强会有工作,她也不相信罗武会骗他。毕竟是罗成的亲叔叔,这话还是有可信度的。有工作的话,人是矮了点,但要在镇里找一个过的去的姑娘还是容易的。要是刘家那边成了最好,不成,她也觉得这五斤粮食拿定了。

&esp;&esp;而真正这年过的不痛快的是大姑家,哪怕是亲生父亲也是重男轻女的。姑父王林,直接打算推掉那县城里的亲事,之前还感觉能高攀一个县城里的亲家,但现在看来,拿两个工作名额换一个县城里的亲家,一点都不合算。

&esp;&esp;大姑父是直接跟大姑说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不是他不想对女儿好。但这是工作呀,一份工作在农村足够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了。这给了女儿,给了未来女婿,他们王家能捞到啥。而且他们家可是有四个娃,为什么王月才虚岁十六就想给嫁出去,还不是家里娃太多,年龄又不大,想减少负担嘛。

&esp;&esp;这工作要是他们自己去上班,养几个半大的小子,也就不叫事了。所以不但有一个名额他们要去上班。就算月月跟着罗成去城里上班了,每个月最少要寄十几块钱回来才行。而且晚个二年,等王月的弟弟长大了,她的工作也得让出来。

&esp;&esp;大姑父这话说的,大姑罗娟差点直接翻脸,有这样对待女儿的嘛。但仔细一想,这次自己丈夫其实也算话粗理不粗,为女儿着想是没错,可以后他们老了,还是得靠儿子养老。现在两个儿子年龄还小,可能不会争,但长大了。要是知道其实他们曾经是有机会上班的,不用在地里刨食,以后会怎么想。

&esp;&esp;而且家里开销真的挺大的,不像大哥罗文家,起码儿子女儿都大了,没有工作也能到地里挣工分。而他们家,半大的小子,在地里干活,手脚磨破了皮都没人家一半工分多。

&esp;&esp;大姑一样,其实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,这是大环境造成的,谁让大家以后老了只能靠儿子呢。思想都是潜移默化的,甚至大姑自己可能都不清楚,她的重男轻女思想还比较严重的,比如她那些亲侄子,可能都看的比自家女儿重。

&esp;&esp;真要哪天出现亲侄子娶不到老婆,到了要互相交换的地步,也就是用女儿换儿媳。说不定去求求大姑,大姑还真会考虑这问题。而且大姑在罗成家,对罗成和兵子的态度,跟对小雨和诗诗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。

&esp;&esp;跟罗成他们说话基本都是尊重的语气,而跟小雨她们说话,就是长辈吩咐的语气了。

&esp;&esp;这大年三十,搞的大姑家大姑还亲自在劝导王月,让她为了家里考虑,就听父母的。而且她以后出嫁,这边可是娘家,要是以后两个弟弟都有工作,嫁谁家不能为她撑腰。比如她大舅家的小雨和诗诗,她们以后出嫁,谁能不看中。罗成和兵子都是她们娘家兄长,谁以后要是欺负了小雨她们,那还不打上门去呀。

&esp;&esp;而王月也是个单纯的乡下小姑娘,虚岁十六,说懂事,其实那能懂那么多。真要懂,可能她自己都是被时代洗脑了,觉得母亲说的对,家里还有两弟弟呢,自己一个女娃,可不能跟弟弟争。并且去了城里工作,小雨她们说只要给表哥交五块钱就可以了,其他都不用操心。

&esp;&esp;工资嘛,得到时候看干什么,轻松的活只有十八块五,男人干的搬运的活,是十九块五。这样的话,除去五块钱,还能有十三四块呢。到时候给家里十块,自己还能存几块钱钱。想想就觉得很美好。而且自己才刚十六,晚两年再嫁人也没啥。

&esp;&esp;大姑父王林见媳妇和女儿的思想工作都做通了,都兴奋的要跳起来。虽然另外一个工作名额是说了让媳妇罗娟去干,毕竟是她亲侄子安排的工作,他还真不好意思再提出自己去上班。但媳妇挣的钱还不是跟自己挣的差不多,女儿每个月还要上交十块钱。

&esp;&esp;这大年三十的,大姑父真的想把这事跟他家那边的弟弟妹妹说,以后他们王家,要过上好日子了。

&esp;&esp;而罗成家的其他亲戚,昨天晚上和今天都基本上在谈论这工作的事情,只不过没大叔和大姑家那么多幺蛾子。

&esp;&esp;只有罗成家,今年大年三十,只讲究吃喝的。中午就吃大鹅了,父亲和兵子都喝上白酒了。而晚上,则准备包饺子,希望以后大家一直这样团团圆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