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放在第一位,一心一意地只爱着她。
&esp;&esp;但沈亦承夸奖了她。
&esp;&esp;宁嘉可耻地发现,她感觉到被他的话语缝补了自己的心,而她却不够勇敢,没能与他站在同一战线上,他总会安排好一切。
&esp;&esp;他太懂她了,这让她忍不住流泪。?
&esp;&esp;第37章
&esp;&esp;◎月薪十万,上四休三。◎
&esp;&esp;宁嘉本来是想告诉沈亦承云晚找她的事情, 才远渡重洋来见他,但是吃完饭后,反而不想告诉他了。
&esp;&esp;沈亦承也就当做她像以前那样因为太累才如此依赖他, 在她放假这几天,去哪里都带着她。
&esp;&esp;奖项的审核时间实际是非常短的,从投稿到公布获奖者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宁嘉仍在上课, 收到邮件时还有一阵恍惚。
&esp;&esp;这是她职业道路上第一个奖项, 当然,也是最高奖项了,可以说开局既巅峰。
&esp;&esp;获得过这个奖项的设计师也有年龄较小的, 宁嘉并不是历史上的意外, 但是仍给评委留下了不浅的印象。
&esp;&esp;获奖者会由主办方将作品展示出去, 宁嘉主要做了项链、胸针和戒指一套,她其实觉得佩戴意义并不算大,毕竟后现代主义设计,主要是依赖形式表达内容, 展会又开在比利时,她作为一名新人, 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反响。
&esp;&esp;毕竟其他获奖的选手,在视觉冲击上就胜她一筹。
&esp;&esp;宁嘉觉得可能是自己的作品更“耐看”,适合静静品味,国内设计师的作品多数内敛,加上这种主题, 显得有些沉郁, 宁嘉长期和沈亦承厮混在一起, 身上不觉长了一些沉寂的耐心, 这种沉淀体现在作品上,就浮出了不属于她年龄段的孤独、参破。
&esp;&esp;所以评委会给她的评价是“超越年龄的深沉感悟”。她是为数不多表现这种情感的设计师,其他几位西方的设计师从另一个主题出发,提现了生命从死亡的新生。
&esp;&esp;比如有一位就是做了一系列鸽子血红钻为主的浴火重生主题的作品。同样是国内设计师,对方的灵感显然来自于《女神》。
&esp;&esp;尽管觉得自己会被冷落,但宁嘉还是请了一小段假期,亲自去展会见了见世面。
&esp;&esp;还好这里的参会者来自几十个不同的国家,大家基本用英语交流,省去宁嘉转换语言的功夫。沈亦承当然不会缺席,他陪伴她出席了这次展会,也能碰到几个熟人,但不多,毕竟领域不同,沈亦承很少关注钻石珠宝设计,他果然还是对这种本身不值钱的玩意表示了一定的轻视。
&esp;&esp;两个人住在一起,沈亦承瞧她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的样子,笑着问:“我说,你都不开心一些?要是换成别人早就上天了。”
&esp;&esp;宁嘉看看他,“做的太痛苦了,真获奖就觉得没那么惊喜,只觉得累。”
&esp;&esp;创作是消耗脑力的,而且她制作还费体力,简直是双重的消耗。
&esp;&esp;她换上礼服,握着他的手,举在唇边吻着他的手指和手背,虔诚又专注。
&esp;&esp;沈亦承用手勾了勾她的侧脸,低头吻了下她的唇瓣,“走吧,大设计师。”
&esp;&esp;宁嘉忍不住笑了。
&esp;&esp;她揽着他的手臂,从酒店坐车来到会场,人山人海,宁嘉找到自己的展厅后,就凑到其他获奖者的聊天群里,专心听着,偶尔也会有人与她攀谈,不得不说,宁嘉这一口流利的口语就让她赢得了不少侧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