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杨诚笑着说道。
&esp;&esp;晋江这边有个习俗,建房子的正大门都会有一副对联,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正好是对着男家主跟女家主的名字,杨诚这么说,就是要把这栋房子当作是送给自己父母亲的一份礼物。
&esp;&esp;杨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,也都习惯了这些习俗,因此也不拒绝,“我跟你妈想好了,你今年26岁了,该结婚了,等到你结婚的时候,咱再把乔迁跟婚庆放到一起办,大大的热闹一场,把全村人都请来高兴高兴!”
&esp;&esp;杨诚听了先是笑着点头,但是当他看到父亲那满是暗示的眼色时,眉头一皱,“爸,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&esp;&esp;“呵呵,我跟你妈都觉得,你应该结婚了,咱村里象你这么大的小伙子都早结婚了,好命点的18岁就当爹了,你现在都26岁了,再不结婚就过三了!”
&esp;&esp;杨诚一阵苦笑着摇头,“爸,这些事情你们别操心了,我有分寸的!”
&esp;&esp;“但是我和你妈……”杨父还要再说什么。
&esp;&esp;“对了,爸,农场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?”杨诚赶紧打断他,转移话题。
&esp;&esp;一提到自己最钟意的农场,杨父就哈哈笑说道:“很顺利,我听你的话,还在继续买地,准备就象你说的,搞一个什么绿色纯天然的概念,然后种植一些蔬菜、水果之类的,专门开辟出一个地方来养猪、牛、羊,那些粪料还能够拿来灌溉,村里很多人都答应过来帮忙!”
&esp;&esp;全村人都是以种庄稼为生,但是等到大开发后,农地被征了,变成了工业区用地,就赔偿一丁点钱,村里的人就都得下厂去打工赚钱,但都是一群没有知识的乡下人,能干什么轻松活,只能当当苦力,打打杂工之类的,混口饭吃。
&esp;&esp;当初杨父决定要搞农场和果园的时候,杨诚就在想了,也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,多请一些村里的人干活,这样一来,就算日后农地被征了,他们也有一条出路。
&esp;&esp;“爸,我存了500万进你的账户,你改天领出来,给村里到县道的这段路铺上,然后捐点钱,给村里修修小学,建一所老人娱乐中心,也算是咱们为村里做点事情!”
&esp;&esp;杨诚这个人实际上是重情的,他对这个生他养他的小乡村有着很不一般的感情,哪怕他出去闯荡了那么多年,他依旧还在想着这里,想着这里的人和事。
&esp;&esp;如今的村里什么都比较质朴,但是再过几年,大开发来了,村里人一下子得到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万块钱,一切就都变了,所有人都变得势利、现实,唯金钱论了!
&esp;&esp;有些事情杨诚是改变不了的,所以他只能做一些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。
&esp;&esp;“难得你有这份心,我知道怎么做了!”杨父对自己儿子能够有这种回馈村里的想法,感到万分的欣慰,因为他从小就一直在教导他,人一定要重情重义,知恩图报。
&esp;&esp;村里就那千来人,都象是一家人一样,以前杨诚小的时候,可以四处蹭饭,无所顾忌,全村人都对他很好,都把他当自家人看待,如今发达了,肯定要回报他们的。
&esp;&esp;之后两父子又聊了一阵,杨诚还特地跑去自家买的大农场和果园去走了一趟,都才刚刚开始,但是面积却非常大,足足有两个山头,山下还有很大一片地,这让杨诚心里很是骄傲。
&esp;&esp;假以时日,他们完全可以靠这个农场和果园自给自足,而不用去担心什么致癌食物问题了。
&esp;&esp;…………
&esp;&esp;…………
&esp;&esp;杨诚回乡的消息很快就传开去了。
&esp;&esp;安静了两三天,杨诚又开始家家户户串门子去了。
&esp;&esp;他不在的这些日子,刘天宏跟市里几个熟悉的领导都对杨诚家的事情很照顾,回来了,自然是要带上几份从外面带回来的礼物过去拜访一下,感谢一下他们。
&esp;&esp;尤其是在跟市里领导聊起的时候,他们对于杨诚在厦门办公司做生意有点意见,开玩笑的提起,希望杨诚能够回乡创业,最起码如果把飞扬科技的一些项目转移到晋江,他们愿意大开绿灯,给予一些方面的支持。
&esp;&esp;杨诚也不能落他们面子,拍胸口保证一定办到,但需要一点时间,用起了拖字诀。
&esp;&esp;而后杨诚又花了点钱,买了一大堆米油之类的东西,带到村委会,专门送给村里的一些贫困户和孤寡老人,并且把自己想要捐条道路,和修建一座小学跟老人娱乐中心的想法提了一下,得到村里大力支持,并表示这方面他们还可以通过申请